首鋼冷軋智能檢化驗中心檢測效率提升20%準確率達99%
智能檢化驗機械手臂抓取試樣。
首鋼冷軋以中高端汽車板作為核心產品,隨著產品結構持續向高附加值領域深化升級,高級別汽車板產能不斷攀升,傳統檢化驗模式在效率、精度及數據管理方面的瓶頸愈發明顯。為此,首鋼冷軋聚焦“智能化、自動化、數字化”,全力打造智能檢化驗中心,為高端汽車板生產注入新動能。
全流程自動化開啟檢化驗新時代
步入智能檢化驗中心,一幅充滿科技感的自動檢測畫面映入眼簾。數臺機械手臂精準移送樣板,替代人工操作;高精度的自動識別裝置猶如敏銳的鷹眼,精準捕捉樣板信息;AGV小車如同經驗豐富的老司機,敏銳地感知著周圍環境,平穩而迅速將不同種類的檢測試樣送達至指定檢測區域……這正是首鋼冷軋通過“設備升級+系統重構”打造的智能檢化驗中心。
在這里,原來需要多人協作才能實現的物理性能檢驗流程,現在從樣板自動識別、激光打碼,AGV送樣,到激光切割制樣、精銑加工、拉伸試驗,全流程已實現無人化自動化檢測。
“原來需要4—5人協作才能完成的物理性能檢驗,現在只需1名職工監控即可,并且整個檢測過程流暢而有序,每一個環節都緊密銜接,無需人工過多干預。檢測效率比之前提升了20%。”智能檢化驗中心班長鄭銀輝介紹。AGV智能送樣、一鍵生成報告等技術的應用,使檢測人員從重復勞動中解脫出來,能夠專注于高價值分析工作。通過自動化、智能化的檢測手段,實現了從鋼板投入到數據報出的全流程質量監控。
在拉伸試驗區域,機械手臂穩穩地夾持住樣板,隨著設備啟動,樣板在逐漸增大的拉力下緩緩變形,一旁的智能監測設備實時捕捉樣板的應力應變數據,檢測結果精準上傳至LIMS系統。“鋅層重量、粗糙度、波紋度、硬度等關鍵指標均由智能設備精準分析,數據實時上傳,有效消除了人為誤差,檢測準確率提升到99%。”智能檢化驗工程師張有為介紹道。
目前,智能檢化驗系統通過數字孿生監控,利用三維可視化平臺,可實時追蹤設備運行狀態,進行故障預警并掌控生產節拍。LIMS系統通過升級數據接口,可像“智能大腦”一樣自動分配檢測任務,實現檢驗指令智能下發、數據自動采集和異常實時預警,檢驗效率與可追溯性同步大幅提升。
技術攻堅破難題
筑牢智能檢化驗根基
智能檢化驗中心的建設并非一帆風順,在諸多環節歷經嚴峻挑戰。尤其是在LIMS系統功能新增及改進過程中,實現LIMS與自動化的完美對接,堪稱一塊難啃的硬骨頭。檢化驗中心通過集思廣益,發動全體職工,將日常遇到的問題進行匯總整理,共整理改進點42項,并逐項進行改進及測試,成功打通了LIMS與自動化設備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最終實現LIMS系統與智能檢化驗完美對接。
面對海量數據的處理需求,如何高效采集、穩定存儲,并深度分析這些數據,從中精準提取出具有實際價值的信息,成為改造進程中又一亟待攻克的難關。檢化驗團隊并未被困難嚇倒,而是將目光聚焦于首鋼現有的技術方案與數據處理體系。通過多次組織內部分析研討會議,對不同數據處理路徑展開深入探討。經過反復論證與嘗試,最終確定通過增加SPC分析報表的形式,圓滿解決了這一棘手難題,為智能檢化驗中心的數據處理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另外,此次檢化中心改造通過采用激光非接觸式測量代替傳統接觸式測量,解決了以往超高強鋼力學拉伸試樣異常斷裂的難題,保證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,為提升產品性能提供了可靠的依據。
智能化轉型不只是設備層面的革新,更是人才能力的多維度提升。智能檢化驗中心通過“專家培訓+班組分享+操作手冊”三維賦能體系,推動員工從“設備操作者”向“智能協作者”轉變。
在數智賦能的道路上,首鋼冷軋將秉持創新精神,持續深挖AI、物聯網與大數據融合的潛力,不斷優化智能檢驗的每一處細節,為高端汽車板產品筑牢質量根基。